为了开阔我院教师视野,提高从事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活动能力,帮扶我院学科和科研建设,2023年11月26日上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光宇教授,率领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成员一行12人来到我院进行交流。我院院长王亚新、副院长庹兰芳以及各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出席会议。
会议进程
首先王亚新院长就学院发展历史、专业发展现状、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情况向广东工业大学的专家们进行了汇报,就专业建设定位、培植特色的方向、学科和科研工作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愿景和专业及学科建设进行了预判。她恳请在教师发展、学科建设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的帮扶,助力经济与管理学院实现学科和科研工作突围。
会上,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修德从中心发展过程和中心骨干成员科研成果两个方面,介绍了该中心重点研究领域和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之后,双方针对我院在教科研中遇到的难题与研究中心专家们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专家们热情分享了经验和观点。整个交流环节,大家各抒己见,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见解,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开展深入合作。
总结讲话
在活动结束时,张光宇副校长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关门办学是不行的,我们既要与企业结合,也需要与学术界建立联系和加强合作,相互学习,信息互通,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他指出,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角度,要建立机制,主动对接。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要发挥资源和经验优势,帮扶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教师成长、团队建设等方面得到切实的发展机会。最后,他希望通过本次的交流,促成双方在科研合作、教学学习活动、建立信息资源联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达成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
交流会议结束,王亚新院长陪同来访客人参观我院实验实训室。
团队介绍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团队于2006年组建成立,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服务于国家及广东的创新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SNM)、颠覆性创新理论、可持续转型理论、产学研合作创新、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和新型研发机构等。经过多年积累,团队获批和依托广东省决策咨询基地“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研究中心”作为团队研究基地。团队研究力量雄厚,设有颠覆性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政策与创新绩效、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4个研究室,核心研究成员 33 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5 人,讲师 4 人,博士生 5 人,硕士生11人。
团队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重点项目子课题 1 项、中国工程院年度咨询研究项目 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等省部级课题 40 多项,出版专著 8 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0 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 30 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 篇。团队负责人和成员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1 项(2020)、三等奖 1 项(201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 项(2017,2019)、二等奖 2 项(2011,2015)、三等奖 2 项(1999,2005),以及广东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2017)。项目研究报告《基于低碳战略的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广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曾获得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等省市领导多次批示和肯定。专著《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和《颠覆性创新:SNM视角》及其研究成果被佛山、惠州、云浮和河源等地市的高新区采纳和推广应用。研究团队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团队与中国工程院、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梅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政府相关单位及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及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从事了大量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完成了1项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的重大课题、2项广州市社科联重大咨询课题以及多项地方政府委托的规划项目,帮助东莞市高埗镇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并协助其成功获得广东省省级专业镇认定,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讯员:杨彩茹,审核:吴立璇,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