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对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商贸服务行业,依托应用经济学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专业,本专业基于经济学门类、经济与贸易专业类建设形成,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围绕国际贸易、数字贸易、国际货运、国际投资合作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本专业建设遵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本专业注重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突出国际化和专业实践能力在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校教学教育和企业实践两个人才培养渠道,依托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个性发展平台实现专业教学,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素养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特色优势
1.全球性
该专业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交易和贸易服务,不受地域限制,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
2.技术与商务结合
该专业结合互联网技术和传统商务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在线支付、物流追踪等服务科技内容,以及对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熟悉和理解。
3.跨文化交流
该专业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处理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客户。
4.“课岗证赛”多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该专业所授课程按照跨境电商行业岗位进行设定,突出不同岗位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考取阿里巴巴国际站操运营(B2B)证书和跨境电商运营(B2C)证书;并且可以参加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
5.校企合作、优势互补
该专业引入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夯实专业基础,并提供实践平台。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培养有深厚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能扎实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国际市场调研,进行国际商务谈判、履行外贸合同到制单结汇等系统业务等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国际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工作,懂技术、善经营、会沟通、能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后的目标预期:
目标1.综合素质: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熟悉外贸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意识;能够展现出良好的人生观、职业观与发展观,成为德才兼修的业内典范。
目标2.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经济、商务、法律、管理的基础理论,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律、国际交易规则,了解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目标3.专业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思维,解决企业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能够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数字化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独立从事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国际结算、跨境投资等工作。
目标4.通识能力: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创新思维与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融入团队并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5.职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自我更新与提升,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及职业竞争能力。
四、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分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学生修满本方案规定的 160学分,第二课堂 10学分,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素质要求
毕业要求1.综合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 1.1 思想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指标点 1.2 职业规范: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指标点 1.3 职业素质: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指标点 1.4 身心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识要求
毕业要求2.学科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专业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指标点 2.1 学科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综合管理的学科素养。
指标点 2.2 问题分析:掌握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与经济统计技能,运用相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指标点 2.3 工具知识: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掌握数字贸易相关技术知识,熟练使用Excel、SPSS、Stata、Photoshop等现代化工具能够针对专业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并能够将其用于解决现实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
毕业要求3.专业知识:扎实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现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
指标点 3.1 专业基础:掌握法律、英语、思想政治、军事等通识基础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支撑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指标点 3.2 专业拓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以及商务文书的中外文写作规范。
4.能力要求
毕业要求4.专业能力:能够基于真实行业背景系统,识别、阐述、分析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 4.1 方法能力:有效运用经济统计学、经济市场调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展开有目的的社会调研,并提出专业相关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 4.2 专业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单证缮制、国际货运代理、货物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业务能力,能够解决企业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
指标点 4.3 综合实践能力:具备进出口贸易业务系统运作和管理的能力、贸易公司基层部门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和专业软件, 通过互联网开展本专业相关业务,具备用外语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的能力。
指标点 4.4 设计开发能力:在考虑社会、安全、伦理、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基础上,能够创新地策划与实施基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相关活动。
五、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实务、跨境电商实务、国际商务谈判。
实践课程
基础会计实训、经济统计学实训、商业虚拟仿真综合实习、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业务综合实训、跨境电商实务。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中博士学历3人,教授1人,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理论教学能力,部分教师具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和海外留学背景,有利于重实践和重英语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
专业带头人介绍
王亚新 院长 教授
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区域产业优化。在《经济地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生产力研究》《商业时代》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2010年以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项。主持了广东省委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主持了广东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承担了湛江市《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湛江市十三五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规划》、《湛江市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规划起草工作,主持了湛江市农村综合改革评估工作。主持的多项成果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优秀奖、河南省社会科学调研成果特等奖和湛江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
七、教学条件
1.教学与实验设备
学院拥有充足的教学软硬件设备,能够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具有现代化的国贸专业综合实训室、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室以及多媒体课室多间。
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训室配有网络、多媒体、投影仪、65台学生电脑等教学设施,教学条件优越,功能齐全,目前开设的教学项目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综合实训、报关与报检实务、跨境电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单证实务。通过实训室的模拟操作,学生可以在接近真实的国际贸易业务环境中进行相关的模拟操作,不仅有助于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业务流程,了解交易磋商、运输、保险、报关、单证制作和结算等环节的处理过程,同时还为学生创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能大赛POCIB、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参赛环境。
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室配备可移动桌椅、会议桌等教学设施,可同时容纳60名学生进行谈判实训及观摩。通过商务谈判实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谈判的气氛,真实参与到模拟谈判中去,学习应用各种谈判技巧,提高心理素质。学生通过模拟现代商务谈判的流程,学习先进的现代商务策划理念及现代商务策划能力,通过仪容、姿态、表情、语言、礼仪实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与交际能力。
2.实习基地
目前已与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深圳智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木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微智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乐有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踏瑞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奇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点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肇庆市华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10余家实习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