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专业层次:专升本
专业代码:120402
学科门类:管理学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2.5年
学习形式:函授
一、招生对象
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身体健康的在职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热爱祖国,求实创新,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及相关知识、熟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国家对行政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具备行政管理专业素质,能胜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行政管理的各项通识知识,包括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人才所需的基本综合知识理论素养;
(2)能够在掌握专业事实及原理性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动态,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现象,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素质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度的法治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普遍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
(2)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有着良好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加强团队合作;
(3)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掌握本专业问题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及相关领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能力要求
(1)培育行政管理多元交叉学科能力素养,培育良好的沟通表达、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的人文素养。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备一定行政管理专业的思维理解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具体包括政治辨别能力、政策分析和执行能力、策划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创新应变能力:会管理,领导管理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执行能力、考核评估能力;会说话,沟通合作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会写作,公文写作能力:包括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以及文书写作能力;会办事,统筹协调能力:运用系统思维,洞察工作事务、平衡人际关系,整合协调和创造性推进工作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1.总体框架
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课程体系,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要增强实践能力,达到人才培养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类别 |
学分/学时 |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
公共基础课 |
31/496 |
29 |
专业课 |
58/944 |
54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6/96 |
5 |
实践教学环节 |
13/208 |
12 |
合计 |
108/1744 |
100 |
2.课程设置
本专业共设34门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10门,专业课18门,职业能力拓展课2门,实践教学环节4门。具体课程见教学进程表。
3.专业核心课程
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办公室事务管理、公文写作、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危机管理。
五、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两种形式。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得出最终成绩(过程性考核占比60%,终结性考核占比40%),期末考试为闭卷,成绩按百分制记分;职业能力拓展课、实践教学环节(不含毕业论文)采取以考勤、交作业等形式进行过程性考核;毕业论文(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3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30%,答辩组最终评定成绩占40%。
六、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
1.毕业标准
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院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应修学分,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升本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条件
修业期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实施保障
1.依托学校全日制师资队伍,按要求配齐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学校全日制教学条件,数字化资源及专属“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确保各专业线上和线下高质量教学。
2.优先征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数字化配套教材,思想政治课选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
3.统一归口管理,统一财务,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财务保障机制。
确保培养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发展性,服务地方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八、课程进程表
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 程 类 别 |
序 号 |
课代码程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
线上 教学 |
线下教学 |
实验实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过程性考核 |
终结性考核 |
|||||||
闭卷 |
开卷 |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C10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32 |
16 |
|
3 |
|
|
|
|
|
√ |
|
2 |
C10000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24 |
8 |
|
0.5 |
0.5 |
0.5 |
0.5 |
|
|
√ |
|
|
3 |
C10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36 |
12 |
|
|
3 |
|
|
|
|
√ |
|
|
4 |
C100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36 |
12 |
|
|
|
3 |
|
|
|
√ |
|
|
5 |
C10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36 |
12 |
|
|
|
3 |
|
|
|
√ |
|
|
6 |
C10000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36 |
12 |
|
|
|
|
3 |
|
|
√ |
|
|
7 |
C100008 |
“四史”教育 |
2 |
32 |
24 |
8 |
|
2 |
|
|
|
|
|
√ |
|
|
8 |
C050003 |
大学英语 |
8 |
128 |
96 |
32 |
|
2 |
2 |
2 |
2 |
|
|
√ |
|
|
9 |
C08000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32 |
16 |
16 |
|
2 |
|
|
|
|
|
√ |
|
|
10 |
C140002 |
心理健康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 |
|
|
小 计 |
31 |
496 |
352 |
144 |
0 |
9.5 |
7.5 |
8.5 |
5.5 |
0 |
|
|
|
|||
专业课 |
11 |
C020006 |
管理学基础 |
3 |
64 |
48 |
16 |
|
3 |
|
|
|
|
|
√ |
|
12 |
C030024 |
公共管理学 |
3 |
48 |
32 |
16 |
|
|
3 |
|
|
|
|
√ |
|
|
13 |
C080030 |
电子商务概论 |
2 |
32 |
32 |
|
|
|
2 |
|
|
|
|
√ |
|
|
14 |
C030025 |
办公室事务管理 |
4 |
64 |
48 |
16 |
|
|
|
|
4 |
|
|
√ |
|
|
15 |
C030026 |
公文写作 |
4 |
64 |
48 |
16 |
|
|
|
|
4 |
|
|
√ |
|
|
16 |
C030027 |
政治学原理 |
3 |
48 |
32 |
16 |
|
3 |
|
|
|
|
|
√ |
|
|
17 |
C020045 |
财务管理 |
2 |
32 |
32 |
|
|
|
2 |
|
|
|
|
√ |
|
|
18 |
C030029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
4 |
64 |
48 |
16 |
|
|
4 |
|
|
|
|
√ |
|
|
19 |
C030030 |
社会学 |
3 |
48 |
32 |
16 |
|
|
|
3 |
|
|
|
√ |
|
|
20 |
C030031 |
管理沟通技巧与方法 |
4 |
64 |
48 |
16 |
|
|
|
|
4 |
|
|
√ |
|
|
21 |
C030032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
4 |
64 |
48 |
16 |
|
|
4 |
|
|
|
|
√ |
|
|
22 |
C140004 |
管理心理学 |
3 |
48 |
32 |
16 |
|
3 |
|
|
|
|
|
√ |
|
|
23 |
C010018 |
经济学基础 |
2 |
32 |
32 |
|
|
2 |
|
|
|
|
|
√ |
|
|
24 |
C020043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64 |
48 |
16 |
|
|
|
4 |
|
|
|
√ |
|
|
25 |
C030033 |
社会保障学 |
3 |
48 |
48 |
|
|
|
|
3 |
|
|
|
√ |
|
|
26 |
C030034 |
危机管理 |
3 |
48 |
32 |
16 |
|
|
|
|
3 |
|
|
√ |
|
|
27 |
C030035 |
管理文秘 |
4 |
64 |
48 |
16 |
|
|
|
4 |
|
|
|
√ |
|
|
28 |
C030036 |
行政组织学 |
3 |
48 |
32 |
16 |
|
|
|
3 |
|
|
|
√ |
|
|
小 计 |
58 |
944 |
720 |
224 |
0 |
11 |
15 |
17 |
15 |
0 |
|
|
|
|||
职 业 能 力 拓 展 课 |
29 |
C030037 |
政务礼仪 |
2 |
32 |
32 |
|
|
|
|
|
2 |
|
√ |
|
|
30 |
C030028 |
国家公务员制度 |
4 |
64 |
48 |
16 |
|
|
|
4 |
|
|
√ |
|
|
|
小 计 |
6 |
96 |
80 |
16 |
0 |
0 |
0 |
4 |
2 |
0 |
|
|
|
|||
实践教学环节 |
31 |
C030003 |
入学教育 |
0.5 |
8 |
8 |
|
|
0.5 |
|
|
|
|
√ |
|
|
32 |
C030002 |
毕业教育 |
0.5 |
8 |
8 |
|
|
|
|
|
|
0.5 |
√ |
|
|
|
33 |
C030001 |
毕业实习 |
6 |
96 |
0 |
|
96 |
|
|
|
|
6 |
√ |
|
|
|
34 |
C030000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96 |
0 |
|
96 |
|
|
|
|
6 |
√ |
|
|
|
小 计 |
13 |
208 |
16 |
0 |
192 |
0.5 |
0 |
0 |
0 |
12.5 |
|
|
|
|||
总 计 |
108 |
1744 |
1168 |
384 |
192 |
21 |
22.5 |
29.5 |
22.5 |
12.5 |
|
|||||
百分比(%) |
67 |
22 |
11 |
19 |
21 |
27 |
21 |
12 |
备注:
1. 学分与学时换算,按照1学分16学时进行换算。
2. 请在考核方式中选择“√”填写。
3. “四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选择性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