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广应科(我院)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携手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

发布日期:2024-07-01

在中国的历史上,提到“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代表,许多人都会想到北宋名臣包拯。包拯,又称包公,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敢于为百姓办实事其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在公元1040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包公来到肇庆任端州知军州事。在包拯三年的治理之下,端州从一个边陲军事城堡逐步成为西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包公一心一意为端州,端州老百姓也感恩包公,1062年包公逝世的第二年,端州百姓修建了包公祠专门纪念他。包公的生平与精神,已然烙刻在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而今天,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广东省纪委与肇庆市委、市政府共建的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是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作为展示包公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还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包公的廉洁事迹和崇高精神。


包公曾有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引用该诗,并提出“中国古代像包公、海瑞这样的清官,老百姓都推崇他们为‘青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2024627日上午,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积极牵头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共同揭牌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及学生代表走进包公文化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廉政文化现场教学活动,缅怀包公风仪,追思勤廉伟绩,接受精神洗礼,传承清廉遗风。



仪式上,我校执行校长张光宇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徐文娟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校馆共建协议。同时,张光宇执行校长还代表学校,郑重地向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徐文娟颁发了思想政治教育聘书。


我校执行校长张光宇、纪委书记刘志新、校长助理吴明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江凌、党委组织部部长陈贤明、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帆、党委办公室主任蒋满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徐文娟、办公室主任朱国标共同为共建基地揭牌。



我校执行校长张光宇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对校、馆携手共建、共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领导对我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张光宇校长表示,广应科将以此次馆校共建为契机,借助包公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肇庆地方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同时,学校将借鉴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推广方面的高贵经验,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签约揭牌仪式圆满结束后,我院的各位老师与执行校长张光宇一行,在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徐文娟的亲切陪同下步入清雅的清心园,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党纪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园内陈列的实物近1400件,其中文物类实物多达480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绿端砚浮雕墙、星岩书院旧试卷以及明、清砚碑等镇园之宝。肇庆包公文化园的建设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运用最新的“声光电”技术,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生动有趣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包公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体验与互动中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在移步换景间深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参与者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廉政文化的磅礴力量,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老师和新时代青年,应当学习其精神内涵,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

本次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揭牌仪式,不仅为双方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优秀青年而努力奋斗。

一审:陈 茵

二审:张

三审:王天佐

终审:李江凌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 肇庆校区: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丰乐路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