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看法之一:
好的思政课是可以把我们“说服”的课
作者:高若云(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我心中好的思政课是“有道理”的课,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一些正确的观点。同学们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有许多原因。我们是出生在新旧世纪交替时的一代,市场经济是“出厂设置”,物质上的丰盈和独生子女的身份,使我们更加叛逆和追求个性。
我认为,好的思政课就是可以把我们“说服”的课!比如像“名家领读经典”系列课程,老师们都是娓娓道来、细细分析,绝对没有强硬地向我们灌输价值观的意思,上课的时候,每到动情处,我经常是噙着热泪;而听完课,老师们的教诲经常会在我脑海里萦绕好几天。
本系列课程的第二课是李零先生讲《我劝天公重抖擞》,其实李老并不是共产党员,他也没有大谈特谈马克思主义好,反而是针砭时弊语带机锋。李老就那么坐着讲,语气也很平淡,但是他的话让我们感到振聋发聩,反思良多。我想这就是一节极好的思政课,它能让学生产生很多后续的思考,能产生对自己、对时代的反思。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14版)
学生看法之二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天下尽自由
作者:潘瑞彬(北京科技大学学生)
我所向往的思政课堂,一方黑板,三尺讲台,一块荧屏,讲师言词酣畅淋漓,生动诙谐,不拘束不刻板不禁锢于制度的泥淖,学子尽辞随心随意,不忧虑不拘谨不束缚于身份地位。世界政治,大国外交,全球军事,人类思想,都变成奇妙的音符,我们和老师一起,将其谱写成灵动精彩的乐章。我们不仅仅是思想的接受者,更是思想的创造者、传播者。在这里,我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思想的碰撞,激起文化千层浪。
前不久听了金一南教授的《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课程。身为将军,却无将军的架子,态度谦逊,为人亲和,思想深刻,恪尽职守,言语简练却极其富有感染力,讲课投入又深情,讲到动人之处几度泪光闪闪,声泪俱下。数不清掌声雷动了多少次,只记得,每一个人的神情,都是那样专注。这是我们的思政课,更想命名其曰“思想巨人震慑人心之课”。
在这样的思政课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天下尽自由。
从这一刻起,爱上思政课。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5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