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外语系2010级英语3班 盘英桦
通过对各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络文化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根据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有针对地提出了提高网络文化素质,形成正面的效果,以便大学生吸取其精华作用,加强优秀网络文化的水平,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研究背景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快速性,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文化同时拥有无比的功能:传播信息、交流话语、娱乐消遣、知识传播等一系列传情达意的功能。因而,网络文化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地位尤为突出。然而,对于虚拟性这一网络文化的特性,它的非真实和数字化形式又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隐患。因而,要认识到,网络文化的“双刃性”。它可以快速地传播出紧急而精湛的信息;也可以传播出扭曲事实的低俗语言。它可以通过娱乐刺激人体的大脑;也可以使一个人精神萎靡,堕落消沉。它可以使大众接受网络远程教育;也可以使人们借此机会懒惰在家,错过精神的培养。网络文化的特性和造成的后果千奇百出,以表面独特的魅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因此,为了当代大学生以更明确的目
二、关于网络文化特征以及对大学生影响的概述
鉴于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基于以下3点:
(一)网络文化具有大众化
网络作为集大众文化的平台,负责汇集大量信息和知识,使网络文化具有大众的意愿。在网络上,大众们可以挥洒自如,对各问题观点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也充分加强了人们大众的话语自由权。以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融,使得网络文化的平台更加具有大众性。这对大学生造成正面影响,网络作为平台,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也使得他们了解新奇文化的同时也回顾和关注到大众文化。
(二)、网络文化具有极端化
网络是一个广泛的平台,信息百奇多变,容易造成是非颠倒,善极变恶。现实生活中,一件很美好的事,经过网络上多方的评论很快变成丑闻。而恰恰很多丑恶现象同样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和表现出来的。这对大学生往往造成负面影响,网络上信息泛滥,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意识薄弱,容易受网络信息蒙骗,人云亦云,而造成自身道德失范走上网络犯罪。
(三)、网络文化具有互补性
网络有巨大的虚拟空间,同样有巨大的真实空间。有人在网络上展现才华,表达出自我的价值观点,在网络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也有人在网络上为所欲为,唱响是非。网络作为复杂的平台,受人抨击的同时受人表彰,善恶形成互补。这一特性为大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的同时,个人价值观容易收到侵蚀,网络评论的随意化对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极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其中65%是女生,35%是男生。她(他)们的网龄几乎在3到7年之间,上网费用几乎在每月30到50元之间。有33.75%与36.25%分别是通过个人电脑和学校图书馆电脑来上网的。并且大多数用来查资料,浏览新闻、评论;娱乐消遣以及下载资源。有36.25%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对自身的影响认为是正面的,另外有37.5%能够认清双方面的影响都有,有41.2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落后低俗和落后积极各占一半,可知被调查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算是了解深入。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网上偶尔有使用过不文明语言和符号并且是出于发泄。他(她)们认为,这种在网上骂人的现象没什么或者是无所谓。他(她)们认为网上的公共信息可信度较低,但认为网络朋友还是有真诚的一面。55%不是利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即使玩网络游戏都有35%认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52.5%在难忘的事情后记录博客或微博,大多数都会选择看动作片,爱情片和惊悚片。
(一)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取向
大学生的网龄通常已经有3到7年或以上,无论在宿舍或是在图书馆,她(他)们都习惯性地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网络评论。从而潜移默化地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定向,网络信息有喜有忧。先进的信息有助于大学生加深思想教育;落后的信息则会阻碍大学生的思维成长,容易侵蚀个人价值观。
(二)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大学生大多数通过娱乐消遣来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并且众说周知,娱乐可以放松个人的情怀。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广泛性使得大学生拥有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刺激大脑,活跃身心来发挥并培养自身的创新性;另一方面,低俗的网络文化会使大学生沉溺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使得精神萎靡,把自身的潜力无方向地发挥成庸俗的行为语言。
(三)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网络文化显然特有的复杂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上,绯闻,不文明语言、符号,网上卖淫等不良信息频频皆是。这就很容易造成在人与人交流时出现混杂的错误信息,思想影响个人行为,混杂的文化容易扭曲大学生未成熟的心理,使得他(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被侵蚀的思想来处理日常事项。然而,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简便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这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逐渐形成同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压力。
(四)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力
直至大学阶段,生活中,学习上的信息量庞大,容易使大学生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的念头,从而失去正确和清醒的是非判断力。网络文化信息是各方面信息的大杂烩,其中健康和庸俗的网络文化相互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了解度。他(她)在选择观看动作片、爱情片和惊悚片过后,一定的黄色、暴力、消极的片段充斥着脑海中。是非真假的公共信息、网友的真诚度也郁闷着他(她)们的判断。因此,网络文化的诱惑和虚拟冲击着大学生的好奇和探索,容易丧失他(她)们的精神意志,对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以及措施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处于准成熟阶段,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好奇心强烈,探索欲强烈,想象力丰富。以及现代大学生的好急的本性,对于耐性的培养缺少关注,对事物的认清度较为模糊。为此,教育应该向新领域拓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方式和内容更加发散和活跃。试图利用动画片段、网络媒体、有益游戏和影视等方面附加于课程上,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活跃其思维,注重他(她)们的创新思维,从教育方面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来适应大学生的发展。
网络文化过于广泛性容易造成虚拟度加大、安全度降低、复杂性增大的情况。网络上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众多文化的泛滥使大学生个人观紊乱,诱惑大学生弱小的心灵,侵蚀着大学生单纯的心窗。为此,必须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不管是处于对大学生的保护还是对人民大众的抵御,我们都应该鼓励加大网络科学程度,严格审理网络上每一细小的信息,及时发现、禁止、清除网络不良文化,稳固网络文化管理力度。
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给网络的“放任”文化制造一个漏洞。社会还按照过去的看法对待现代的网络信息文化,过高地估量网络文化的先进性,一味认为科技等于进步。为此,社会要时刻关注网络上的犯罪,及时提取信息探讨研究,只有合乎法律的才可发布,要使网络文化更趋合理化、合法化。!(指导教师:许望琛)
参考文献
[1]吴晓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
[2]张青.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4).
[3]胡美如.正视网络文化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J].河北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6,12(3)
[4]齐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