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灯塔工程 > 灯塔工程

三下乡 | 紧抓”四策“要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1-09-17

8月1日至15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党同向同行——党史学习教育团”在各成员所在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拓展党史学习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有源、讲有方、思有行。

明理悟道,脚踏实地“学起来”。
实践团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举办第一期暑期社会实践党课培训班,覆盖学校多个院系,惠及数百名学生。培训班课程设置有指导老师与学生讲学、分享讨论、总结点评等环节,由实践团成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经历,为学员们讲述光辉党史,分享心得体会。
同时,实践团充分响应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把党史学习与党建研究结合起来,截至目前出版了“青马工程”、“近代史纲要”等相关教材,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题已获立项,实践团指导老师所属省党建课题被评为省级三等奖。为把“定时学”变为“随时学”,实践团通过邀请广东省教育系统“两优一先”代表、学院党委书记录制微党课、在公众号、视频号打造党史学习专栏等方式,积极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受众范围。

增信传薪,铿锵有力“讲起来”。
实践团始终把“宣讲”作为拓展党史学习阵地的重要“着力点”,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多渠道收集本土红色资源与政策材料,精心组织设计,创新宣讲方式,深入乡间地头,走进红色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等,开展面向群众的互动化宣讲活动。“在进行宣讲时,我们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真正去感受群众的实际需求,将党史宣讲与群众渴望了解的政策方针相结合,努力做到讲‘鲜活的故事’,讲‘有用的知识’。”在面对如何提升宣讲成效的问题时,实践团成员、中共党员、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储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崇德修身,勤思精研“悟起来”。
“领悟、感悟”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实践团11位成员认真学习党史理论知识,努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充分总结自己的感悟之后,形成了3万余字的实践报告以及心得体会材料,并以“心得体会大家谈”等方式,互相交流、学习、研讨,将感悟转化为指导学习与实践的真招实策。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党史宣讲与队内研讨,增强了自身对党史的认识,强化了思想建设,获益匪浅。

力行奋进,务实求真“做起来”。
实践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让党史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在15天的时间里,实践团成员在各所处地,分别参加国情调研、乡村环境整治、探访老党员、退伍老兵、看望关怀养老中心老人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史宣讲赋予积极意义。此外,实践团成员分批次在广东、安徽、内蒙古等地开展政策与技能指导,助力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等事项20余件,是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力量的立体展现,赢得广泛好评。

实践有感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世宇
2021年暑假,共青团广东省委发出通知,开展本年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以社会实践形式参与党史学习教育,迎接建党100周年。我院积极响应,由我担任“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的指导老师,依托各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有效促进了学院师生暑期“活力”,取得了良好反响!

实践团队长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李俊锋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我从“为什么学: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学什么: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怎么学: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三个方面,在梅州市梅县区车上村社区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引用习近平主席在各大会议上的讲话作为依据,更好地为大家宣讲党史。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谱写了历史长河中的壮丽篇章,那我们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又怎能忘记历史,忘记先辈的热血。回顾党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牢记使命,力争上游,再创辉煌!


实践团指导成员19级金融学二班胡启裕
游红色旧址,读党史故事。在三下乡活动期间,我前往广州农讲所寻访前辈的脚印。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拼搏、奉献、奋斗为伟大的信仰信念注入新的内涵,铸就崇高精神。此外,我还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学习,重温红色据点继往开来的历史命运。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党史要力行,不断将党史精神转化成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经过党课培训班和游历红色景点后,我参加了我所在村委会的乡村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行动,将所学所见与乡村环境整治相结合。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实践行动体现党史风采。


实践团成员18级金融学一班潘杰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的实践不得不分开在各地实践,但我们团队的心却始终连在一起。我们团队的主题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围绕着党史知识教育进行知识宣教和实践,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宣讲,为此我们还在线上会议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确定出了一套大家觉得较为完善的实践体系。
通过辅助线上党课的开展、参观红色基地并进行调研等实践活动,我获益良多,我对党走过的百年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将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实践团成员18级金融学一班储钰
为了充分响应广东省、广州市以及学校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也给团队成员一次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于8月1日-15日开始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本次实践对当下党史学习教育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三下乡就是要走进基层,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本次三下乡,我深切体会到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要练就过硬本领,磨炼品格意志,接受思想洗礼,沉淀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才能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党史学习教育的道路上书写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成员19级会计学一班杨瑞雪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根据我们团队的主题,我列举了一份清单,明确了主要任务,积极与居委会、社区协调联系,并进行实地考察与设备调试,了解社区居民年龄范围,认真准备宣讲内容,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更是我们锻炼自己、接触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实践,使我对于社会基层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到与他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中,我越加了解到基层建设的重要,也更加明白“三下乡”的目的与意义。

实践团成员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廖舒婷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来到云城街翠玉居家养老中心开展“与党同向同行”长者学党史活动,通过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歌曲传唱,引导群众加深对党史的认识;此后,我还与社区工作者一同探访抗战老兵,聆听抗战岁月的故事,感悟信仰的力量。
在短短数天的实践活动中,我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传递,懂得了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不断努力奋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实践团成员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黄佳婷
来到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凤美街道塘埔村抗日战争文化遗址参观调研,为游客讲述红色故事,走访村民,传唱红色歌曲,开展党史公益课,通过不同的途径宣传党史知识……
短短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充分认识到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我对于百年党史,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懂得了青年人应担负起时代责任,深入基层多学习、多思考,利用自身所学为民族富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三班郑爽殷

在这个暑假,我前往乡村村民家中,通过播放红色革命歌曲及演讲的形式,讲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三大历史时期”、“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 年远景目标,在多方位宣传党史的同时,也普及了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振兴政策。
我们是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民生大事,秉承五四精神为老百姓干实事,将自己所学服务家乡,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一班邓志毅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前往肇庆市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切身感受红色基因的力量与传承;深入社区,对话老党员,体会艰苦奋斗的精神。
新时代、新担当、新使命,在经历了这一趟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后,我对于百年党史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向优秀党员学习,努力向党靠近,认真领悟党史,争做有担当、肯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一班郭铠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也给自己一次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里,我前往清远市清新区党委清新分校进行党史学习,以及参加党史教育基地的志愿活动,并向前来参观的群众普及党史知识。
在经历了几天的社会实践之后,我感觉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学校里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不仅得到了锻炼与成长,同时对于百年党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团队主题

主要依托各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学生党员要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展示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
在一场场具有丰富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党同向同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走进乡村社区,走进群众生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昂扬风貌献礼建党百年。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 团委办公室工作电话: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