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灯塔工程 > 灯塔工程

三下乡 | 服务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9-17

8月1日至8月15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青年团”深入乡村基层,体验农务劳作,开展乡村社情调研、政策宣讲,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服务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田垄乡间,干农务办实事提升本领。
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克服高温暴晒等困难,开展农务劳作,上门定点支农,了解各类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在体验农耕文化,提高实践本领的同时,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
“忙碌了一个下午,使我更加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农民的艰辛,农村发展的不易。”实践团成员、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吴单娴说道,“在这几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一直居住在当地村民家,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条件虽然艰苦,却也苦中作乐。它所带给我的经验,从中学到的知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深入寻访调研,察社情听民意落到实处。
通过对话村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村干部,以实地调研、提问访谈等形式,实践团成员分别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合肥市庐江县、广州市白云区、广安市邻水县、汕头市澄海区等地开展乡村建设发展现状调研,探索乡村振兴的“密码”。
实践团调查的问题主要是乡村民生实事的推进落实、当地居民收入的水平与主要经济来源等。据调研,各成员开展实践的乡村,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村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产业建设不断发展,是国家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

传播政策知识,有效聚焦村民应知所需。
带着精心准备的政策理论材料,实践团成员敲开了村民的家门。推门入户,以需定讲。实践团以村民们关心的热点作为切入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村民们宣讲惠农政策、乡村振兴、禁毒反邪、卫生健康等与乡村实际紧密贴合的内容知识,让村民们了解党的政策与乡村振兴的远景目标,成效良好,获得了当地村委会与驻村干部的一致认可。

体悟乡村党建,感受红色精神强力引领。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近年来,乡村振兴理念落地,开局良好,离不开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奋力探索、求真落实。实践团成员通过采访当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调研党建引领示范成果,充分感受到“党建引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强大战斗力。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打造党建品牌为“引擎”,带动了民生、基层治理和乡村经济的全方位发展,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变化。

实践归来话收获

实践团队长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吴玲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我们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在基层的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二班封松兰
对于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很满足,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不易,这使我走出了舒适圈,去体验了我很少去做的事情以及对党有了更深的了解。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身为一名预备党员,要永远牢记自己民族、国家和党自身的历史,无论走多远,走到多么辉煌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从哪来,为什么出发。

实践团成员19级会计学二班甘宇琴
在这次实践中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它教会我要善于与人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人;它教我吃苦,教我要学会苦中作乐,时时刻刻都要有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它让我提高了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了语言技巧。这次的暑期个人社会实践恰恰为我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这将为我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团成员19级会计学二班何芯榕: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充分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助力中国发展,需了解时事。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需先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青年一代应时刻牢记党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人民赋予我们的时代寄托,不断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奉献力量!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一班黄祥鹏
这段时间里,我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当下农村现状也有了新的了解,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真正将学习融入到实践中,也让我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接下来我也会继续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振兴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群众满满的感动,更加地鼓励、提醒着我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实践团成员19级金融学三班刘璇:
实践的过程很累但也很快乐很充实,这应该会成为我们整个大学生活中最值得怀念的经历,实践完成后会让自己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社会实践就像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引导我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校园走向社会,当我们真正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也不会不知所措。社会实践可以说是一个加油站,能让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身为一名大学生,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富裕,国家强盛!

实践团成员20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吴单娴:
通过这几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一直居住在当地村民家,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条件虽然艰苦,却也苦中作乐。在我深入乡村基层进行党史知识,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外,也锻炼了我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虽然我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话动已圆满结束,可它所带给我的经验,从中学到的知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实践团成员20级财务管理一班陈美琳:
通过本次三下乡,我每天都过的非常充实,时间虽然短暂,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不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开拓了视野。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短暂的几天下乡活动,让我获益良多,它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不可磨灭,成为我以后人生道路的一股默默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20级财务管理一班陈泽璇: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我学到了非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这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无论什么事情,单靠理论、道理,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该扎根到基层去,倾听基层人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从需要出发,才能真正做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条艰难且曲折的道路,我会在我有余力的时候,继续向我家乡的村民们科普科学知识,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乡村振兴贡献我的力量!

团队主题
着眼于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我省相对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学业帮扶、亲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多彩乡村,学史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广东红色文化村、乡村振兴典型村开展调研,展现村落深厚历史、优良传统、发展过程、发展成就等,反映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重大成果等。

用脚步丈量,于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实际,体悟青年担当。
实践团的成员们将青春与热血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邮编:511370电话:020-82850018 团委办公室工作电话:020-82856988、82856989(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