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学作为前沿学科,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我系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是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未来与希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进一步促进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回应督导听课反馈,及早发现并解决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系部经过充分讨论与酝酿,在2024年12月3日下午14:30在S3-203教室召开“新闻传播学系青年教师磨课训练启动大会”。
会议由新闻传播学系主任钟远主持。本次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磨课训练,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课程建设水平。重视教学提升的重要性,希望通过系列的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技巧,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按照新闻学、广告学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专业分别在不同教室里同步开展磨课活动。此次活动特地邀请了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担任点评嘉宾,他们将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视角,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细致的点评和宝贵的改进建议,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1.新闻学教研室
新闻专业各课程组组长在磨课过程中,将重点聚焦于视频直播营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心理学等核心课程。他们深度钻研怎样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新闻案例进行紧密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在贴合真实的新闻情境里展开学习并获得成长。在备课阶段,组长们严谨细致地筛选新闻素材,以确保每一个案例均能鲜活地阐释新闻专业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之上,他们积极尝试采用小组讨论、模拟新闻报道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比如,在“新闻采访”课程的磨课环节,组长精心设置模拟新闻发布会的情景,安排学生分别扮演记者与新闻发言人,借助这种实际采访互动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采访技巧与应变能力。
2.广告学教研室
广告专业的磨课则围绕市场营销、广告创意策略、视觉传播概论等课程展开。组长们着重于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磨课期间持续探索引导学生挖掘独特广告创意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广告策划方案的有效路径。积极引入当下热门的广告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成功要素与创新亮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与此同时,在教学进程中,进一步强化与广告行业的紧密联系,邀请广告公司的资深专家走进课堂,分享行业前沿经验与实战操作技巧。例如,在“广告创意策略”课程的磨课环节,组长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以实际的广告项目作为主题,激励学生踊跃提出各式各样的创意构思,并借助小组协作的模式将创意逐步转化为初步的广告策划方案。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研室
播音专业的各课程组组长在磨课过程中,着重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从发声训练、稿件朗读、节目主持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在课堂上,采用示范教学、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掌握播音节奏和情感表达。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播音主持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水平。例如,在 “播音发声” 课程的磨课中,教师运用先进的音频设备,对学生的发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提高学生的发声质量和效率。
磨课训练大会圆满结束后,各课程组便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磨课工作中。教师们深知磨课的重要性,纷纷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展开热烈的研讨。
大家围绕课程目标,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力求精准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大家还针对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力求打造高效、生动的课堂氛围。
虽然磨课过程充满挑战,但教师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磨砺和提升,定能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4.点评环节
新闻专业段鹏举教授点评:此堂磨课展现出青年教师的潜力与热忱。教学环节设计具逻辑性,具备一定的教学方法创新性。深度与广度的把控亦有精进空间。望今后注重多元教学融合,精准挖掘知识内涵,提升课堂灵动性与深度。
广告专业李启松教授点评:青年教师在磨课训练中表现出色,教学内容充实,方法新颖。互动环节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兴趣。但需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台风的稳健性。希望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广告人才贡献力量。
播音专业张秀敏教授点评:张教授赞扬教师的专业与热情,建议深化课程内容,结合行业趋势,强化案例分析。鼓励采用互动和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提倡申报教改项目,建课程团队,共同优化教学,培育更多播音人才。
会议结束时,钟远主任强调磨课工作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他鼓励全体教师持续投入,不断反思与改进,力求在每一次的磨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共同推动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刘小磊
排版 | 乔景璇
初审|钟远
复审|叶静宜
终审|李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