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砚洲岛极具发展旅游业潜力的原因在于其文化建筑众多、历史底蕴深厚、地理环境优良以及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砚洲岛旅游产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国内其它省市的客源比重相对较低;2.面临资源破坏、人口空心化、旅游开发停滞的问题;3.景点的规划和管理不足;4.旅游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长。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充分运用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项目;2.发展民宿;3.创新旅游产品;4.打造网红夜市;5.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这五点建议旨在为砚洲岛打造旅游胜地提供新方案帮助其持续地发展。
一、 前言
2024年4月22日广应科2023级16班第一组全体成员通过调查、访问、分析、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砚洲岛的地形、水文、历史文化及民俗等基本情况。在对砚洲岛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本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对砚洲岛旅游开发的建议。
此次对砚洲岛进行社会调查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第一手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了解社会现状、制定政策和规划。
行在途中,学在路上。我们将走向广袤的田野,走向鲜活的岛屿山川。
二、砚洲岛概况
砚洲岛在肇庆是一个存在感并不怎么强的岛屿,其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怎么开发。许多肇庆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到砚洲岛上看上一眼。也正因如此,砚洲岛才保留着它本身古朴的风貌,从而保留了诸多老建筑,流传了许多老故事。又或许因为它的古朴与原始,砚洲岛开始有了游客,岛上的旅游项目也逐渐多了起来。现在的砚洲岛,已经开始慢慢苏醒。
(一)地理位置
位于鼎湖区广利街道南部,西江羚羊峡下游,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总面积6平方公里。相传是宋朝包拯 “掷砚成洲”而得名,又名“墨砚沙”,距今过千年。有南边陈、大房李等20条自然村。至2017年11月户籍人口3298人,常住人口1500人。砚洲岛保留了32间古祠堂,16间庙宇、庵堂,村边堤围生长有几百年的古榕树和木棉树100课,古井1个,是古村落文化的优秀传承者。
图表 1砚洲岛地理位置(图源来自网络)
(二)砚洲岛的交通状况
旅游可进入性强。全岛面积6.32平方公里,距广州市80公里,对外连接有广佛、广三、广肇高速,珠外环高速,321国道,铁路,城际轻轨,一小时到达珠三角;离肇庆市区仅18 公里 有15路公交车直达码头。
(三)砚洲岛的产业特色
砚洲岛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水稻、香蕉、蔬菜等经济作物,除了农业,砚洲岛还积极发展养鱼业和旅游业。养鱼业在这片水域丰富的土地上蓬勃发展,而旅游业更是如火如荼,岛上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都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他们在这里流连忘返,感受着砚洲岛独发展有养鱼业、旅游业。
(四)砚洲岛旅游产业的管理现状
“中国肇庆砚洲岛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肇庆市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旅游产业发展中走出了新路子,距今已16年,相较于鼎湖山、七星岩的知名度还不那么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高度重视对砚洲岛的发展, 2024年2月26日,肇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树源到广利街道砚洲岛调研水经济等水利工作。区水利局、广利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三、砚洲岛旅游的产业优势
砚洲岛旅游的产业优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历史文化建筑及名人众多,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砚洲岛为广州最大的江心岛,地理环境优良,可依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开展多种旅游项目。
(一)文化建筑众多,各具特色。
榕荫水岸、花香良巷,漫步在砚洲社区,仿佛置身于一幅富含历史人文气息的田园画卷之中,处处是景、步步如画。包公祠、陈焕章故居(励刚家塾)、华侨楼(瑞垣家塾)、罗家祠、陈家祠、彼岸寺等多个具有历史味道的建筑掩映在红花绿树中。
(二)砚洲岛的历史底蕴深厚 名人举人众多
名人的故事,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文化的财富。提及名人时,我们不禁会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砚洲岛的名人有孔学大师陈焕章,爆竹祖师陈中孚,鼎湖火柴研师苏汉青,烈火将军陈寿崧,爱国侨商陈位和,山水画匠陈英明等。举人有罗成功等7人。
(三)地理环境优良
肇庆砚洲岛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羚羊峡下游,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四面环水,地势平缓,空域视野开阔,河段水资源优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砚洲岛在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
(四)岛上可开展多种旅游活动
砚洲岛上具体的游玩项目有参观历史建筑、露营和飞行体验项目等。可租双人电瓶车、双人单车、电动车、观光车在岛上游玩,在航空运动旅游营地可体验小型飞机、三角翼、滑翔机,这种滑翔机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在高山上助跑的不一样,这种有发动机,能原地起飞升降,所以叫动力滑翔机,速度在40km/h左右,高度150~200米,观光性强,能看到整个岛的美景,能带给游客更好的游玩体验。
四、 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砚洲岛近年来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竞争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砚洲岛旅游产业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客源流量、资源破坏、规划和管理不足、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长。
(一)国内其它省市的客源比重相对较低
从省内客源市场组成结构来看,散客方面,因为出行的自由和空间距离的贴近,肇庆本地客源比例占到接近40%,而距离肇庆仅1小时车程的广州也接近25%。广州一地的客源比重便超过30%,而肇庆、深圳分列其后,各占约18%和13%。前5名省内散客客源地和前5名省内团队客源地占全省客源的比重都超过了四分之三,其区别在于,散客客源地比重高的不仅包含经济发达的广州、佛山这样的城市,也包含云浮这样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与肇庆空间距离贴近的城市,而团队客源地比重较高的前5名除肇庆自身外,都是省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肇庆目前的客源集中来自于广东省内地区,以肇庆本地和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为最主要客源地。
图表 2 肇庆国内客源市场组成结构(散客和团队)数据来源为百度文库
(二)面临资源破坏、人口空心化、旅游开发停滞的问题
砚洲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是其核心吸引力之一。然而,过度的开发和不当的旅游活动可能破坏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源和植被。这可能导致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后果。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砚洲岛居民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工作和生活。这导致岛上人口数量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和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岛上的经济活动缺乏活力。
(三)景点的规划和管理不足
由于规划不足,砚洲岛可能未能明确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特色,使得游客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点,降低了旅游吸引力。还可能导致砚洲岛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例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可能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而一些商业价值不高的资源可能被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景区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包括道路指示不明确、与周边居民的系统管理不足等问题。
(四)旅游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长
前期建设所需时间长,因此所需资金比较大。目前资金筹措主要靠银行贷款和政府支持。假设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会不知所措,急需更多资金的支援。如果投资者对于经营前景比较理想化,具体经营过程中有不确定的因素发生,整个经营状况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五、 对砚洲岛旅游产业的建议
在过去的发展中,砚洲岛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旨在帮助砚洲岛旅游产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充分运用旅游资源优势 开发旅游项目
在此基础上变革原有的农村体制,让村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投资、运营中去,达到农村致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的。提出以旅游为启动的新型农村建设思路,即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设新型农村,从而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民宿
砚洲村位于西江上的砚洲岛上,区位条件较好,有一定的旅游开发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通过民宿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发展民宿的思路和规划方案,以期达到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目的。创造出更符合游客心里预期的民宿。
(三)创新旅游产品
结合当地的文化和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文化体验旅游产品、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科技融合旅游产品。
(四)打造网红夜市
利用中心场地资源,创新打造一条文体旅融合的网红夜市。同时,进行场内基础设施和夜间亮化工程改造,积极引进体育赛事、街头文化、潮流文化等项目,不断提升游客的夜间文旅和消费体验。
(五)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
砚洲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包公楼、陈焕章故居等。建议在加强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开发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新旧融合”的原则,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为砚洲岛增加文化旅游元素。
六、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砚洲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了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充分运用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变革原有的农村体制,让村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投资、运营中去,达到农村致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的。
肇庆砚洲岛的文化建筑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说的痕迹,又有现代文化的烙印,它们共同构成了砚洲岛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和感受。这些都是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为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在21世纪快节奏的今天,人们更加会放缓脚步把目光转向更宜居的乡村生活,并且随着疫情放宽的这几年,人们更乐意出去走走,这就为旅游行业注入无限生机,同时肇庆市人民政府也都极大重视对旅游景点的扶持力度,我们相信未来砚洲岛必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初审:汤颖欣、叶钰婷
复审:乔景璇
终审:李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