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时候,我们都会笑。但是,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的笑特别有感染力,让人看了似乎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快乐,不由自主也跟着心情大好?这样的微笑,你也可以拥有!这就是杜兴式微笑。
“杜兴微笑”是以纪念法国神经病学家杜兴·德·布伦(Guillaume-Benjamin-Amand Duchenne de Boulogne)而命名的。他对相貌如何产生面部表情感兴趣,并认为那与人的灵魂有直接关系。同时,他作为达尔文的发言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达尔文的著作--《人类与动物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杜兴式微笑是以纪念法国神经病学家杜兴·德·布伦而命名的。19世纪,杜兴在治疗一个因为肌营养不良导致面部表情丧失的病人时,发现用电刺激面部的相关肌肉收缩能够产生特定的表情。比如刺激眼角与颧骨附近的肌肉运动组合,便使病人产生了微笑的表情,此后这被称做“杜兴式微笑”。
再后来的研究表明,“杜兴式微笑”——包括颧骨和眼周部分肌肉形成的微笑才是真正的微笑。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微笑时,眼角周围的肌肉收缩,产生“乌鸦脚似的”皱纹;而假笑只牵动颧骨附近的肌肉,使嘴角向上翘。
因此有的微笑表情被人认为是嘲讽而不是真的笑,可能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常在社交平台看到下面这三种“微笑”,第一和第三种通常表示的是一种嘲讽的“假笑”,甚至在骂人时也会带上这种表情,而第二种,眼睛眯起来并且露齿,说明是一个由衷的憨厚笑容。造成这种解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和正常的笑脸表情相比,它的眼睛没有任何变化。
“杜兴微笑”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只有不到10%的人在不经任何训练的情况下,能恰到好处的控制自己的脸部肌肉,表现出“杜兴微笑”。有很多好演员通过长期训练学习才能学会控制脸部肌肉。
美国加州大学有两位教授在1960年时,根据四年级141名女生的毕业照片作了跟踪试验。两位教授将毕业照片中那些笑容真诚的女生定为“杜兴的微笑”,将笑容做作的女生定为“泛美空姐的微笑”。然后在她们27岁,43岁和52岁时分别测试她们对生活和婚姻的满意程度。研究的结果表明“杜兴组”的结婚率高,离婚率低,对婚姻和个人的生活品质的满意程度也比“泛美组” 的女生高。
研究者对这一结果仍存疑惑。有没有可能“杜兴组”的女生比较漂亮,所以她们的婚姻和生活的质量较高呢?他们又回到大学毕业纪念册中的照片,把每个女生的漂亮程度量化。结果证明漂亮程度与对生活和婚姻的满意程度无关。
当一个人微笑时不仅嘴角上扬,而且眯起眼睛,眼圈肌皱起来,眼角出现笑纹时,这样的微笑才是真实的。拥有真实微笑的人肯定是最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