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系部新闻

画说党史|“百越大讲堂”第三十四讲,沈宝莲教授开讲啦!

发布日期:2023-12-12

画说党史

- 美术创意学院 -


风吹冬来

我们与温暖的人和事相见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2023年11月13日,“百越大讲堂”第三十四讲于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宝莲教授应邀到我校作《画说党史》主题讲座。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党委书记邓铨副教授、团委书记乔莹老师及多名学生代表参加讲座。


本次讲座由美术创意学院院长贺锋林教授主持,由沈宝莲教授主讲——“画说党史—在历史与艺术的同频共振中重温百年辉煌”。


学术分享进行时

讲座一开始沈宝莲教授表示“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我的感触挺大。很荣幸,我是一个艺术院校的老师,在座的你们是艺术人。可以说呢,我们在美术和党史,在画说党史上,我们手拉手,互相鼎力,我觉得这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沈教授提到自己“一画一课”的教学模式来源,她说自己是追赶潮流,借助平台,揭示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思想,美术与德育的关系。



进入讲座主题,沈教授提出“党的历史,不仅撰写在一本本党史专著中,也刻画在一幅幅美术作品中。”紧接着沈教授提出一个问题“美术作品是什么呢?”她接着回答:“它以历史的在记载党史,在表现党史,因此它也组成了百年党史一个最形象最生动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注脚。”

讲座进行,沈宝莲教授讲了三个“史”,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沈宝莲教授给党史划时期总结成四个四字成语,分别是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从这四方面和对应时期画作进行主讲分享。


01
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02

改天换地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03

翻天覆地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04
惊天动地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画作分享进行时

沈宝莲教授根据四个时期分享了各时间段中重要事件的相关画作,并从中讲述党的历史发展史。第一个时期的画作有油画《金田起义》、《总理遗嘱》、《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刘少奇和安源矿工》、《前仆后继》、《八七会议》、《金鸥春晓·苏区分田分地》、《遵义会议》、雕塑《本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国画《兵谏·1936》、《太行铁壁》、《一九四五年·重庆》等作品。(仅例举部分)


第二个时期的画作有油画《鞍钢的修复》、《决策出兵》、《入社去》、雕塑《根本大法》、国画《千言万语》等作品。(仅例举部分)


第三个时期的画作有油画《1992·邓小平在广东》、《1998夏·丰碑》、《抗击非典》、雕塑《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奔小康》、国画《江泽民阅读〈人民日报〉》、《梦圆时刻》等作品。(仅例举部分)


第四个时期的画作有油画《改革开放再出发》等作品。(仅例举部分)


互动交流时

在分享画作的同时,沈宝莲教授从中跟我们交流分享。她认为艺术与历史的关系,艺术可以夸张,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不是照相机。



讲述画家沈尧伊的油画作品《遵义会议》过程中,沈教授表示“我特别喜欢沈尧伊先生的这副画,非常生动,非常真实。”她认为画作能非常生动的反映当时时代。

讲述画家罗工柳的油画作品《前仆后继》过程中,沈教授分析,美术除了技法,还要讲含义,还要讲思想,讲主题。


讲述画家沈尧伊的油画作品《八七会议》过程中,沈教授讲:“同学们以后如果有机会涉及到这样的一个创作。比如说,画个素描稿或几何稿。你要排列人物的话,把谁放在前面、中间、后面,都还是要通过学历史后,才来进行排列”。



我们在新时代里进步成长

通过前辈的指引

正如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

在心里种花

奔赴下一个未来!


-END-


文案 | 陈绮蔓

排版 | 李梓珊

摄影 | 樊 晔 刘莹莹

初审 | 杨舒晴 林春怡 陈君琳

复审 | 陈欣怡 吴增纯 杨栋樑

终审 | 邓铨老师 乔莹老师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