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乙巳年二月初二),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大吴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传统非遗活动,活动以锣鼓、潮剧、英歌舞等民俗表演为核心,场面热烈欢腾。英歌舞者身着彩衣、手持短棍,舞步刚劲;潮剧演员唱腔悠扬,吸引众多村民与游客驻足。音乐学院24级音乐学1班学生吴攀宇深度参与,不仅承担多角色表演与岗位任务,更结合专业为活动注入创新音乐元素,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凸显学院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成效。本次活动由中国大吴修德善堂以及马来西亚修德善堂、马六甲分堂、麻坡分堂联合主办。
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潮州地方电视台(全球直播)、《岭南文化》杂志及“非遗在线”等媒体到场采访,重点报道了非遗传承的鲜活实践、跨地区文化合作及青年一代的创新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大吴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在本次非遗活动中,吴攀宇以"多面手"身份展现了全方位的音乐才能。他既担任唢呐、扬琴双料导师,从基础技法到艺术表现手把手教学;又化身乐器"调音师",凭借敏锐听觉确保扬琴音色完美;更以唢呐领奏者身份贯穿全场,用极具穿透力的旋律为传统艺术注入灵魂。他穿梭于教学、后勤、表演多个维度,既传承技艺更传递文化温度,成为这场非遗盛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活动还安排了五色烟花与锣鼓声中共启非遗巡游。宗亲族老洒水开道,107名英歌舞者刚劲演武,青壮抬轿肃穆护驾,后方镖旗猎猎、大锣鼓声震云霄,以磅礴阵势演绎潮汕民俗精髓,引观者沉醉于传统盛宴。
随着领队人员祈福号令一声响:“兴啊!”,街道两侧的观众和紧随抬轿队伍其后的300多位华侨同时响应:“顺啊!”,鼎沸的人声再一次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夜间巡游场面吴攀宇个人特写
吴攀宇同学实践感悟:很荣幸能参与到本次大吴村的非遗活动中,我以“多面手”角色深度参与,从唢呐与扬琴教学、扬琴调音到领奏表演,全方位锤炼了自身技艺与传承能力。通过指导学员夯实细节,我在教学相长中精进技法,更在与年轻一代的互动中激发灵感;担任领奏时,以唢呐高亢之音串联古今,深刻体悟到非遗作为文化纽带的情感力量;而团队协作与观众的热烈共鸣,则让我确信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技艺与情感的共融共生。 非遗传承非独守旧,而在汲古润今。我将以音乐为媒介,让传统技艺挣脱时空桎梏,在当代生活中生根发芽,成为流淌于血脉中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