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西江畔,如画,入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0月22日,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下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肇庆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课,学校党委书记陈光团亲自授课,以“传承学习铁军精神,做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为主题,带领体育科技学院的退伍大学生代表、学校党建馆学生宣讲团代表走出校园,在肇庆的“红色地标”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第一课”。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副馆长林剑清、宣教研究部主任刘芳陪同讲解,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志新、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江凌等参加学习。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自1959年成立以来,便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革命教育资源,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东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多项殊荣,也是与我校共建的“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为我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下午时分,秋风送爽,陈光团书记与我校退伍大学生、党建馆学生宣讲团成员一同踏入这座承载着光辉历史的纪念馆。在叶挺将军的铜像前,陈光团书记的“思政第一课”正式上课。“你们曾经为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做出过贡献,如今你们回归校园,进一步深造,完成学业后继续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广应科每一个同学学习与传承。”陈光团书记深情地说道。他鼓励退伍大学生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将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作为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他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们能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在纪念馆内,陈光团书记边走边讲,每到一处重要展览区域,都会结合展品详细讲述叶挺独立团的英勇事迹及其背后所承载的红色精神。学生们紧跟陈书记的步伐,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赞同,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之中。陈光团书记表示,叶挺独立团不仅是革命的先锋,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智慧与领导力的集中体现。来到阅江楼,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从革命先烈的奋斗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授课过程中,陈光团书记向学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爱国精神;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担负社会责任;三是勇于担当作为,践行青年使命。他希望退伍大学生们回到学校学习,在这条新的征途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嘱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牢记和践行“博学笃行、经世致用”的校训,继续保持军人本色,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的价值,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陈光团书记带领学生们移步至阅江楼初心堂,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两位学生代表黄越和许锡峰分别发言,分享了此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黄越作为退伍大学生,深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他号召全体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许锡峰则结合自己在部队的经历,分享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铁军”精神如何照亮他的前行之路,并表示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走出教室,走进纪念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举办此次意义特殊的“思政第一课”,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初心的追寻。站在这片承载了无数革命者热血与牺牲的土地上,瞻仰英雄,汲取精神养分和奋发前行的力量,将革命精神延续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引导同学们对新时代青年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责任的深刻思考,争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接班人,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字:党委宣传部 刘瑾
摄影:新闻中心记者团 冯芷滢 白杨 陈卓炜
审核: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