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重点工作推进部署会议。张光宇执行校长、吴舸常务副校长、李根珍校长助理、姚满金财务总监,教务处、院校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系主任、各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重点学科负责人、2024年申报校级科研机构申报负责人等约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校长吴舸主持。
执行校长张光宇充分肯定了学校过去两年的科研工作成绩。他指出,我校科研工作起步晚,高层次科研成果少,但每年都在进步,2024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比2023年增长350%以上,呈现上升趋势。张校强调,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办学水平重要标志。他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抓关键。聚焦关键领域和问题,集中资源和力量,实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突破。各二级学院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组建科研团队。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和凝聚高水平科研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学校将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以及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三是实现新突破。鼓励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科研工作向前发展。这包括鼓励跨学科合作、国际合作,以及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四是好落实项目申报。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科研政策动态,积极准备和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和把握科研项目申报机会,提升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五是加大外来资金到账金额。各二级学院要加大外来资金到账金额,这不仅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六是要发挥工科学院的引领作用。我校工科学院要主动作为,走在前列,实现科研新突破,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大发展。七是学科和科研意识的树立。期望各二级学院树立“点上突破,以点带面”的新态势,不断寻求科研工作的创新点和增长点,形成科研和学科优势。
常务副校长吴舸对本次会议制定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以及重要举措予以充分肯定。他希望各二级学院领导认真领会和传达本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本院教职工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力推进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吴校长强调,科研工作不仅要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更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要求各二级学院要做好超前谋划和整体统筹,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人人重视科研、人人崇尚学术的浓厚氛围,使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科研处处长陈学年总结分析了2023-2024年科研工作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汇报了2022年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情况,并对2025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高层次科研项目匮乏、服务区域发展成果不显著、缺乏团队攻坚能力、高等级成果获奖屈指可数、科研核心竞争能力不够等问题。为突破困境,初步形成以下工作思路:一是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申报指导和咨询服务,以提高申报成功率。二是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制定科研绩效统计与奖励办法、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激发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三是组织科研团队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走进企业,走进农村,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陈处长强调,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元年,科研工作将围绕创办“优势突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一个中心,做好学科布局调整,以“三园融合发展战略”为导向,以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重点项目广应科科技园开工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研平台为载体,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建设省内重点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竞争力,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本科合格评估提供支撑。2025 年,建议学校加大支持学科建设力度,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实行科研管理岗位责任制,以岗定编,促进专业化,规范科研管理;规划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纳入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二是引育科研创新团队。实施“鼎湖科创领军人物”引培计划、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科研人才“优青”计划,不断夯实后备师资力量。三是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探索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实体运行模式,实施校级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四是加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投入力度,设立学科建设专项发展基金,参与设立广东省粤肇联合自然科学基金。扶持重点学科、重点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前期预研、学术交流活动、教材和专著出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五是加快科技园建设,设立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基金。在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验证中心,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助力本科教学评估。六是协同创新,校院企政同频共振。各二级学院能积极行动起来,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需求同频共振,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达成一个共识、明确一个重点学科、凝练一个特色方向、建设一个创新平台、引育一个创新团队、取得一个标志成果,实现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座谈交流环节,院校研究中心刘欣教授、体育科技学院韩会军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江凌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龙镇辉教授从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学科与专业关系、管理制度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学科建设融入百千万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立足大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站在新起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增强了大家对未来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信心,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使得大家对学校在学科研究和科研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就未来的学科研究重点、发展策略和具体行动计划达成了共识。
文字:科研处 刘峰 党委宣传部 谭翠玲
图片:党委宣传部 谭翠玲
编辑:党委宣传部 谭翠玲
审核: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