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潮头,目睹着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重塑着各行各业的面貌。
教育,作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同样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12月28日,全国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院校的近200位教师及相关专家学者齐聚肇庆校区,共话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承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适应我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发展需求,深入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郑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桂小林,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执行校长张光宇、常务副校长吴舸等校领导,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教行业总监许振华,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全国4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2024年,学校发布了《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八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深刻变革,着力提升师生数智素养,培养更高素质的新质人才,加速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广应科,通过主题报告、圆桌会议、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以进一步推动大模型从课堂走向应用,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创新,共同探索AI时代的人才培养。
我校常务副校长吴舸代表学校在研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伴随人工智能快速兴起,高等教育正在加速进入智慧教育阶段,“智慧教育元年”已经到来。人工智能正在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全国各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广应科承办此次全国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研讨会,旨在汇聚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抛砖引玉,多维指导,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开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郑莉介绍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向对研究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老师献上崇高敬意,她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继续发扬优良学术风气,立足本校实践,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推动学术繁荣发展。她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会取代教师角色,反而要求教师转型为“教练”,善于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郑莉教授也对我校展现出的蓬勃生机与严谨的学术氛围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教行业总监许振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正引领并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科大讯飞始终秉持面向国家教育重大战略需求的宗旨,积极探索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AI课程建设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广泛的学习空间。他坚信,未来的教育将培养能够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具备创新能力和跨界融合思维的新型人才,并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启AI赋能教育的新篇章。
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上,7位专家学者依次进行学术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桂小林作“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报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郑莉作“新质生产力推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报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金莹作“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探索”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会、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教授黄卫祖作“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报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王恺作“AI挑战下的教育新理念与教学新方法——以天津市级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为例”报告;科大讯飞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孙辉作“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改革”报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心渊作“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桂小林作“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报告。他围绕各专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深挖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教育形态上的创新潜力与可能性,提出了构建“专业+计算”的全新模式。报告中,桂小林教授通过分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发展方向。他强调,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借鉴并应用这些创新理念与方法,以推动教育事业的与时俱进,实现教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同频共振。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郑莉作“新质生产力推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报告。她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具体案例,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该课程进行深入剖析。郑莉教授精确阐述在线实验、作业布置以及AI助教在教学过程中的效能与作用,使参会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变革力量。此外,她还明确指出一条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清晰路径。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金莹作“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探索”报告。她聚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创新性地提出“1+X+Y”三层次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并详细阐述该体系下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要点。她深入探讨了如何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旨在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在此过程中,金莹教授还分享了助力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多元化、丰富化的有效策略与路径,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会、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卫祖作“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报告。他强调,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所展现出的指数级发展速度,正催生出对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需求。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课堂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与方向。在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教师应当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置于突出位置,紧密关注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融入最新科技动态,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前沿性。同时,他倡导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为智慧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王恺作“AI挑战下的教育新理念与教学新方法——以天津市级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为例”报告。他聚焦探讨如何有效应对AI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并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关于AI通识必修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王恺教授深入阐述在AI时代背景下,针对“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核心问题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与新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实践路径。
科大讯飞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孙辉作“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改革”报告。他表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教育领域正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尤其是如何有效应对AI所带来的变革。针对这一现状,他提出由传统的“知识逻辑认知模式”向“问题逻辑认知模式”转型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孙辉院长进一步提出以提升认知能力为核心目标的5E教学新范式,并引出“人工智能与创新”这一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合理地运用AI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心渊作“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报告。他立足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以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动画与艺术学院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为实例,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媒体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黄心渊教授详尽地阐述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巧妙且有效地将这一技术融入数字媒体教育教学之中,进而为数字媒体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探索性思考。
金莹教授作为本次圆桌会议的主持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实践”主题,与五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及其行业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在线教育、基于 AIGC 的教学设计及实施、AI 时代的计算机基础课建设与思考、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数字交互和 AIGC 的行业应用及教育平台等六个方向展开讨论,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思路,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助力教育走向智能化的新征程。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在线教育专业委员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郑莉在采访时提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关于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她强调,相较于传统的录播课程、在线学习资源库以及题库等教育资源,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具有其优势与潜力。郑莉教授指出,课堂教学与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以及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为高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例如,AI助教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在谈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及对我校的建议时,她进一步阐述了AI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多方面优势,并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师生力量及校园环境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给予殷切期望。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金莹表示,本次人工智能研讨会汇聚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就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为广应科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与借鉴。金莹教授对我校正在推行的“八新行动”计划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与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肇庆市本地高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她指出,广应科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对教师队伍的高标准要求等方面,相较于全国同类院校而言,不仅起步较早、走在前列,而且紧密围绕自身特色,实施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举措,展现出显著的前瞻性和实践成效。在谈及对我校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时,金莹教授衷心希望广应科能够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细作,不断加大投入与探索力度,全力打造应用型高校特色与典范院校。
我校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马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本次人工智能专题研讨会上聆听了众多专家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诸多优秀实践分享,这些宝贵的见解令她受益匪浅,同时也为我校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借鉴与启示。马利副院长指出,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着显著的优势,当前正全力以赴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八新”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此外,我校将依托在毽球项目上的世界级竞技水平,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致力于将项目化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深度融合。通过科研活动的有效反馈与坚实支撑,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马利副院长表示,我校将紧抓此次机遇,积极借鉴并学习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985高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所秉持的先进理念与积累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将经验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为推动我校人工智能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及肇庆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更为强劲的力量。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承办方,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结合已经制定出台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八新”行动方案》,以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议题,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思路与方法。
文字:新闻中心记者团 罗文诗 何柏慧 李晨曦
供图:新闻中心记者团 陈钊铉 冯芷滢 刘宏焘 罗翠燕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吴鑫怡
审核: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