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广应科首批40位“青苗”,开营!

发布日期:2025-04-09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4月8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首期“青苗成长营”,以“‘青苗’成长,教学新力量”为主题在我校图书馆905教室开营。校长张光宇、校长助理李根珍出席开营仪式,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晓端在首期成长营,为来自我校14个二级学院的40名青年教师授课。这标志着我校青年教师系统化培养工程全面启动。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一以贯之、统领全篇的一个理论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教师工作思想和方法,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内涵丰富的时代意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青苗成长营”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从“站上讲台”“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进阶平台,课程内容涵盖教育政策与法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基础与教学能力提升、教育发展前沿四大领域。“青苗成长营”每半年举行一期,滚动开展,全面覆盖我校青年教师。每一期“青苗成长营”开设3至4期培训,每一期培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1至3天的培训。

张光宇校长在“青苗成长营”开营仪式讲话,他深情寄语青年教师表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应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执着、“求真务实、无畏创新”的追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将践行“三种精神”融会贯通起来,提升教书育人质量。张光宇校长表示,在课程教学中,采用BOPPPS教学模式,是教学的一种趋势。青年教师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广开思路、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应用BOPPPS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堂设计,在实践中提升教学实效,整合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张光宇校长结合自身经历,勉励青年教师珍惜职业初期的黄金发展期,在“想做”与“擅长做”的结合点上找准发展方向,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注入青春动能,勠力同心把广应科建设成“有梦想、有温度、有品位、可信任、能出彩”的好大学,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开营仪式上,李根珍校长助理详细介绍了我校“青苗成长营”的培养方案与培训要求。她指出,“青苗成长营”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通过系统课程、实践指导、互动交流等多元形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夯实教学基本功。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晓端教授以《BOPPPS有效教学模式》《BOPPPS+微格教学》两门课程为核心,为首期“青苗成长营”的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教学盛宴。课程伊始,通过在半张A4纸“写叠字昵称+绘图”的暖身活动,8个小组代表生动展示自我,现场气氛轻松热烈,迅速拉近了教师间的距离。

李晓端副主任指出,青年教师需结合BOPPPS模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六环节教学流程,打破教师“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将“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分析问题及团队协作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李晓端副主任系统解读了BOPPPS教学模式的六大模块——课堂引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各环节的设计要点与应用技巧。她强调,教学设计撰写需以学生为中心,目标设定要“可达成、可测”,避免空泛化;课堂引入环节可通过视频、故事、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紧扣教学目标、控制时间节奏。此外,她引入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指导教师科学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在微格教学环节,李晓端副主任从教学技能分解、模拟训练等方面进行阐释,为青年教师后续开展实战演练奠定理论基础。

“本次课程让我在教学设计撰写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明晰,非常期待参与下次课程”,参加首期“青苗成长营”学员纷纷表示。

“青苗成长营”第一期正式开营,标志着我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精准化、专业化的赋能,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为快速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注入新动能。据悉,首期“青苗成长营”将在4月19日开展第二次课程,学员将根据BOPPPS教学模式设计并展示10分钟的微课教学,在引导员的引导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演练。后续将围绕教学设计、教学竞赛孵化、信息技术融合等主题开展系列培训与实践活动。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团 罗文诗 欧莹莹

图片:新闻中心记者团 廖斌 盘杏梓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朱铭恒

审核:李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