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金20万元!1天半,在广应科展开角逐

发布日期:2025-05-02

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百万英才汇南粤”,进一步夯实肇庆“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成果,4月28日至29日,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肇庆市赛决赛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公司为指导单位,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肇庆市委员会主办,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承办,为兴乡青年提供赛训辅导、展示交流、资源对接、落地孵化、宣传推广、资金支持等服务,表彰表现卓越的兴乡青年创业项目,展示肇庆市广大青年扎根乡土、助力兴乡的新时代青年风采,为肇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决赛的举办,由校团委牵头统筹活动的承办工作。

团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赵冠中,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乡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唐莹,团市委书记黄屹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新,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叶秀荣出席活动,团市委班子成员,各位企业家代表、各县、市、区团委书记,各大中专院校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和各领域青年代表参加颁奖典礼,并参观兴乡青年创意创业集市。

大赛面向创业青年、在校学生、科研及企事业单位研发团队广泛征集参赛项目,通过青年创业者、创业团体自主申报,各级团组织的层层选拔推荐,最终36个创业项目进入决赛,并按照智慧新农业、青农优品、乡村新业态团队类、乡村新业态社会类四大模块进行项目路演。活动当日还举行了肇庆市兴乡青年创意创业集市,以及组织创业导师、企业代表、参赛选手及创业青年代表开展兴乡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

活动分别为获得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肇庆市赛“青农优品”称号的项目,和获得一、二、三等以及优秀奖的项目颁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参赛队伍中,《小蜣科技——循环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进入大赛决赛,谢仪团队《只吾—基于RFID技术的改良智能养猪系统》项目斩获大赛三等奖。

激烈角逐,创意项目齐绽放

4月28日,“以青春之力,赴兴乡之约”——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肇庆市赛决赛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壹创投(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浤伟,广州宜企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乔,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勇平,腾讯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高级项目总监程泽南,广东省科技厅技术专家及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封智勇现场指导,各社企代表,各领域青年代表列席活动。参赛选手们以智慧新农业、青农优品、乡村新业态团队类、乡村新业态社会类项目顺序进行路演。

台上,选手们条理清晰地阐述项目核心,展示项目成果。通过分享项目在助力乡村就业、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展示着项目的巨大潜力与可行性,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台下评委们全神贯注,严格考察选手提出的每一个论点,不停地在评分表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在乡村新业态团队赛道路演环节,我校《只吾—基于RFID技术的改良智能养猪系统》项目与《小蜣科技——循环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以新颖视角,解构乡村发展难题。其中,《只吾—基于RFID技术的改良智能养猪系统》团队运用 RFID 技术打造智能养猪系统,实现生猪生长数据监测与精准管理,有效降低疫病风险、提升养殖效率;《小蜣科技——循环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团队借鉴蜣螂生态原理,研发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构建循环农业闭环,解决污染问题并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两支团队均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从智慧农业应用到文旅IP打造,从传统手工艺创新到生态资源开发,每一份提案背后都是青年选手们脚踏实地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创意构思,专注助力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政策落地,为助农助产添砖加瓦。当选手路演结束,评委们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抛出犀利且极具针对性的问题,帮助选手们发现项目发展中被遗漏的问题,更明晰项目需被完善的细节。

成果展示,共绘乡村新蓝图

4月29日,兴乡青年创意创业成果展示会、兴乡青年创意创业集市于国际会议中心展开。团市委书记黄屹娴致辞,她围绕“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介绍了肇庆共青团近年来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号召广大青年立大志、重实干,以青春奋斗姿态在“百千万工程”中书写亮丽答卷!

与此同时,兴乡青年创意创业集市在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开设。集市展品覆盖着日常生活各品各类,集聚了肇庆市各地区特产。各产品代表热情地介绍各自的展品:端州端砚、四会砂糖橘、广宁云吞,德庆果汁等,展示着青年创意创业兴乡的热情,吸引着在场人员驻足品鉴。

成果展会结束后,各社企代表、评委老师与各领域青年代表移步学思苑H座二楼学生活动中心,参加兴乡青年创新训练营。与会人员围绕着“创业项目该如何顺利落地”“项目该如何完善痛点、难点”等一系列创新创业问题,通过交流互鉴的方式展开,以期帮助创业青年解决定位不清、道路偏差等问题,助力“百千万工程”兴乡项目顺利开展。

参赛分享,交流引领促发展


参加本次比赛的23级法政学院谢仪与24级文学与传媒学院刘军鑫表示,团队成员在“百千万工程”下乡实践中深入调研,敏锐捕捉到农户在养殖猪的方面存在着设备老化严重、地域猪肉供需差异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困扰农户许久的困难,《只吾—基于RFID技术的改良智能养猪系统》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验证了运用“RFID”技术的三代叠加助农助产的可行性方案。她表示,团队将持续优化技术,推动项目在更多地区落地,以科技赋能养猪业智能化转型,带动乡村振兴与养殖户增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团队联动其他学校养殖专业学生,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升项目执行率。《只吾—基于RFID技术的改良智能养猪系统》团队坚信,这项项目将会在鼎湖、高要区的养猪场进行技术推广,从猪的保育期开始为农户排忧解难,提高猪肉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本次比赛的22级文学与传媒学院吴泳莼与22级计算机学院林子淇在采访中介绍,她们所在的《小蜣科技——循环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团队自大一便开始构思聚焦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项目。在项目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团队成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最终获得现在的创业成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导师定期带领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并组织与行业内相关专家进行讨论研究。为平衡课业与大赛,她们合理规划学习日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项目研究,在保障学业进度的同时,确保项目有序进行。吴泳莼分享赛后感悟道:“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唯有凝聚集体智慧,才能攻克复杂挑战。”

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肇庆市决赛在广应科成功举办,不仅是肇庆各参赛团队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一次思想的深度交流与行业的前沿探索。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承载着创业者和大学生青年们对乡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创新实践的不懈追求。

高校支持“百千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沉、服务下沉的高效路径之一。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将汲取大赛经验、发掘创新人才,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广应科力量”。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团 陈婉怡 何诗韵 周芷萱

图片:新闻中心记者团 廖斌 陈奕廷 冯芷滢 刘宏焘 廖浩良 徐清雅 伍世鹏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郑兆彤

审核:李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