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夺冠!十五运会毽球比赛首枚金牌在广应科诞生

发布日期:2025-08-17

8月17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赛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体育馆内,诞生了该项目的首枚金牌。在备受瞩目的4×30秒混合团体接力计数赛决赛中,由陈畑怡(女)、刘叶婷(女)、黎文涛(男)、谢维俊(男)组成的广东代表队发挥出色,以总成绩161次的优异表现技压群雄,不仅勇夺冠军,更刷新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江苏队、河南队分获亚军和季军。这枚沉甸甸的首金,不仅闪耀于广东队的荣誉簿,也永久镌刻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承办全运赛事的史册上。

混合接力创新纪录,“黄金阵容”闪耀全场

4×30秒混合团体接力计数赛是毽球项目中对团队协作与个人技术结合要求极高的赛事。比赛要求每队2男2女依次在30秒内分别完成“盘踢、绷踢、磕踢、跳踢”四种规定踢法,最终以全队总踢毽次数定胜负。广东队派出的四位全国花毽冠军组成的“黄金阵容”展现了超凡实力。首棒陈畑怡以稳健盘踢开局;次棒刘叶婷精准绷踢保持节奏;第三棒黎文涛以快速磕踢提升频率;压轴出场的谢维俊则以极具爆发力的跳踢完美收官。四人衔接如行云流水,配合天衣无缝,最终定格161次的成绩,刷新了该项目的全国纪录,现场观众为之沸腾。

赛事保障坚实有力,“小海豚”志愿展广应科风采

作为赛事举办地,广应科与肇庆市紧密协作,以高标准、实举措、优服务为赛事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场馆设施完善,运行高效,为运动员高水平发挥创造了最佳条件。尤为亮眼的是来自广应科的159名“小海豚”赛会志愿者,他们在团市委和广应科团委的组织下,经过严格选拔与专业培训,服务于裁判辅助、器材管理、队伍联络、观众服务、颁奖礼仪等核心岗位,以热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和专业的素养,成为赛场内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赢得了参赛队伍和各方来宾的高度赞誉。重庆队运动员陈平表示:“赛会的后勤保障和志愿服务都非常到位、周到,让我们能安心休息、专心比赛。”

传统体育焕发新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24支代表队、264名运动员齐聚广应科。毽球运动源于中华传统蹴鞠之艺,起于民间健体之趣。自上一届全运会首次纳入群众组正式比赛后,其竞技性与观赏性得到极大提升。本次赛事免费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赛,现场氛围热烈非凡。观众雷先生兴奋地说:“现场比赛氛围很好,选手水平也很不错,很开心在家附近就能看到喜爱的体育赛事。”首金在广应科的诞生,不仅是一场竞技胜利,更是对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动传承与有力推广,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

获奖健儿吐露心声,拼搏精神激励人心

赛后,获奖代表队分享了他们的感悟。

广东队谢维俊(男):“作为东道主夺冠,深感兴奋!我们备战了一年多,特别感谢省领导和广应科的支持。队员们以练习心态专注每一次交接,表现十分出色。这次夺冠是良好开端,希望广东未来呈现更多精彩,更期盼毽球、花毽在全国兴起。”

江苏队高成鑫(女):“客场拿下亚军很激动。现场氛围起初让我紧张,但江苏观众的欢呼给了我力量。广应科场地条件很好。全运会将毽球纳入赛事,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赛后我们会在江苏努力推广。”

河南队闫格(女):“拿下季军既开心又激动。我们重点打磨了配合与个人技术。决赛中大家彼此鼓劲,专注踢好自己那30秒。相信这次获奖能更好地激励河南的学生和青年,推动毽球发展。”

广东队教练李应斌激动地表示:“夺得首金非常开心!感谢刻苦训练的队员们,比赛过程堪称完美流畅。希望队伍再接再厉,冲击更多金牌!”

随着首金诞生,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在广应科的精彩仍在继续。这座见证了荣耀诞生的体育馆,将继续承载运动健儿的拼搏与梦想,演绎群众体育的无限活力,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广应科力量。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团 官冬兰 陈若溪 赖惠娴

图片:党委宣传部 刘烨臻

新闻中心记者团 刘宏焘 邓佳诚

编辑:新闻中心记者团 龙爽

审核:李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