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设立于2018年,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职称结构、学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优势突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时能够遵循专业特点和特色,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技术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培养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创新意识好、应用能力强,能在社会各领域开展赋能工作,能在自动化装备、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中,从事项目策划、产品研发、装置设计、生产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工程人才。
三、培养规格
学制为四年;采用弹性修业时间,最高修业年限为八年。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应修167学分,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人才培养项目中取得规定的10学分。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以控制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素质要求
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够就自动化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书面、口头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从事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主体的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要求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的基本原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获得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能力要求
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自动化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使用适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设计满足需求的控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在多学科交叉环境中开展实际应用。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仿真、实验、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基于0BE教育理念,围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本专业建设遵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目前已与1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形成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和产业融合两个人才培养渠道,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平台实现专业教学,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职业素养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工程人才。
五、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采用“类别+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每个类别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具体内容如图2和图3所示。
图1 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图2 公共与通识类课程设置
图3 专业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
2、实践课程
电子工艺实训、金工实训(非机械类)、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机器人应用课程设计、控制系统综合实训等。
六、就业前景
能在自动化装备、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中,从事项目策划、产品研发、装置设计、生产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担任控制系统工程师、软件/硬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器人设计师等职务。
七、教学条件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不断的更新与升级,已完全涵盖了本专业全部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配套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实验开出率100%,实验室主要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电器控制与PLC实验室、工程制图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EDA与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综合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设备投资逾280万元,占地900余平方米;还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10余个。近4年本专业图书文献资料购置费57.4万元。专业设置的课程,在图书馆都有相关的参考书,供师生教学参考。
八、师资队伍
自动化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有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以及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青年教师,职称结构、学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上合理,是一支热爱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勇于创新、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学队伍。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提高,对教学形成良好的支撑,承担并完成了各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
九、学生竞赛
自动化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获国家级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决赛(电子类)二等奖1项;省级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初赛(电子类)二等奖2项;省级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一等奖1项等各类赛事奖项。
十、教师竞赛
自动化专业教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1人、多人荣获“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优秀教师”、“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教学授课竞赛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