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打兵乓球!广应科,全国总冠军

发布日期:2025-10-20

10月15日至19日,202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赛区)全国总决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我校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由任齐老师带队,学生黄凡晖、高峻曜、张新锐、廖晓雯组成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技术方案与出色的团队协作,在竞争激烈的2D机器人赛项中一路领先,最终荣获全国总冠军。值得骄傲的是,我校是本届大赛所有参赛项目中唯一获此最高荣誉的民办高校,在全国舞台上展现出广应科独特的办学实力与学子风采。

大赛背景:规模空前,权威性强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始于1999年,迄今已成功举办26届,是我国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机器人竞赛之一。2025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荣获唯一一个五星级赛事。

本届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全国332所高校、1616支队伍、5000余名师生参赛。大赛设置大学组、职教赛道与青少年组共60个子项目,集中展现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与人才储备。

我校参加本届大赛的乒乓球机器人赛项,属于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的赛项之一。乒乓球机器人赛项聚焦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技术能力,涵盖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应用。赛项选用JAKA Mini2协作机器人为基础设备,该机器人小巧灵活、简单易用、人机协作性强,具有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方便参赛队伍快速上手、调试和使用。

赛场风采:技术过硬,表现卓越

2025年乒乓球机器人总决赛设置定点击球,动态击球及击球对抗三轮比拼,新增计分沙盘系统,充分考核参赛队伍对机械臂结构设计、运动控制性能的专业能力、动态击球的实时交互水平,如机器人融合视觉感知与轨迹预测算法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的规划能力,以及综合性的路径规划精度以及多轮对抗赛下的策略预判能力等。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团队针对本届比赛中视觉识别、机械臂运动的快准稳等关键赛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其核心创新在于通过梯形函数对摄像头坐标进行线性修正,在算法中添加对于fall-to-goal的程序自学习修正的PID内容,使得对于不同场景下机械臂的不同状态,都可以准确的在物理层面做到“参数不同但落点可控”的结果,并依照不同场景进行运动规划,有效增强了坐标准确性和运动稳定性,提升了击球效率。该方法在应用中展现出JAKA Mini2优异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尤其适合实时处理场景,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我校参赛队沉着冷静、发挥稳定。其机器人系统凭借精准的算法执行、稳定的硬件性能和灵活的临场应变,赢得了裁判与同行的高度认可。这一成绩不仅是我校学子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学校持续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成果。

育人成果:企业认可,多奖丰收

赛场之外,学子们的卓越表现也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JAKA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向冠军队队员发出录用邀请,多家相关企业也纷纷伸出橄榄枝。这充分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此外,我校今年在机器人相关赛项中累计获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3项、省级奖项18项,参与培训及竞赛学生超300人,“适者大成”育人理念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果实。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加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适者大成”为育人核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功底、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荣誉不仅是我校人才培养成效的生动体现,更是“适者大成”理念与新时代育人使命相统一的实践成果。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新生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展现民办高校的担当与作为。


采写:新闻中心小应+ 吴廷桢 杨心怡

摄影:党委宣传部 冯镇睿

编辑:党委宣传部 潘雨欣

审核:李帆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东432号

肇庆校区: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丰乐路20号

邮编:511370   电话:020-82850018、0758-2630111

招生专线:020-82856988、82856989、0758-2630111(传真)

版权所有@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粤ICP备15023299号-3    粤公网安备44011802000358号